猫和老鼠

作者:胡珉,北京乐思门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
改编后发表于《环球供应链杂志》2005年9月刊

每当听见企业里的物流经理们或慷慨激昂,或义愤填膺地抱怨企业的内部环境,抱怨公司销售部门的飞扬跋扈,我就时常想起了动画片《好猫咪咪》里的那群老鼠。在很多同行的眼里,销售和物流,就好比猫和老鼠;而身为“老鼠”的物流经理,也会经常在私下里,或无人的时候,给自己打气,并喃喃地默念口诀:“老鼠怕猫,这是谣传。一只小猫,有啥可怕?壮起鼠胆,把猫打翻。千古偏见,一定推翻!”

“猫”捉“老鼠”的手法很多。吾友王生,某生产厂商的物流经理,最近就经常挨老板的批。原因是公司的经销商总是抱怨物流部门送货的延迟。特别地,每每老总巡查市场,与经销商们邂逅时,经销商们还经常一把鼻涕一把泪地“痛陈”公司物流部门的种种不是,就好像销量上不去,完全是送货延误造成的,并且屡试不爽。以前,这类投诉多是直接来自内部的销售主管或经理。但为了避免与公司的“团队精神”和和谐文化相抵触,销售人员倒是很少说了,反而改为经销商们开始发难。最让王生咬牙切齿的是,很多时候明明是物流中心接收订单后准备发货时,却Just-in-Time地接到了经销商的电话,要求延迟发货,并被告知是由于种种原因,比如库房有限、没人接货等。多么美妙的时刻啊!就像古老先生写的小说,刹那间,一片寂静,老总看着销售,销售看着经销商,经销商看着物流,物流看着财务……且神色各异且诡异!老总需要销量,销售希望经销商多下单,经销商看着自己库里堆积如山的未销售货物,并拨弄着算盘核计着资金的周转,再手脚麻利地抄起电话,抑或义正严辞,抑或委曲求全地要求延迟发货。而懦弱或善良的王生们,则往往尊敬不如从命。结果,招来的多是老总的劈头盖脸的质问。如果王生们敢于大义凛然地揭露经销商,甚至包括销售的招数(鬼才知道经销商们的招数是谁教的?),那么,等待物流经理们的,则可能是更猛烈的、针对送货的投诉和小鞋,比如服务态度、时间、破损、短缺、单据等等。

“猫”捉“老鼠”的另一招,往往表现在设备类生产企业,特别是基于项目或投标的业务。比如,某电力设备商。目前行业发展迅猛,订单如雪片,笑逐颜开的销售们的腰杆更硬了。几乎所有的客户订单签订的交货期都小于公司平均的响应时间,且不管单子的大小。“客户是上帝!”这句名言经常被销售们用来解释这种现象的发生,有时再添油加醋地补上一句:“嗯,市场竞争很激烈呦!”弄得“老鼠们”四脚朝天地紧忙活着。“老鼠们”则包括物流、计划、生产和采购人员。这类企业的产品还有一个特性,就是每张订单的产品配置或组合都不相同,因而很难提前备货。因为如果真是事先生产好了产品,万一订单没签下来,销售们可以跟没事儿人似的,踱着方步说:“谁叫你们计划生产来着?”更有甚者,多数为销售行伍出身的老总们,手里还有一个大棒,就是库存控制,特别是物料的库存控制。对这些人,“老鼠们”是很难去讲清楚供应链管理的各种科学的知识,比如安全库存与服务水准的量化关系,比如:

  

之类的,就像“秀才遇到兵”!整得心态不好的“老鼠们”回家后,非得做一个布娃娃,上面再写上“销售”二字,便找根针来不停地扎啊扎,扎啊扎。

而“猫”和“老鼠”最惨烈的斗争,多集中在销售预测上。而最关键的是态度,态度决定一切!比较差劲的销售会说:“预测跟我何干?我的认为是销售,而不是做家庭作业!”稍微好点儿的销售,做预测前,倒是先学会了MS-Office软件中的Copy和Paste功能。表现为,每个月提交的预测都是一样的。或者,采用滚动预测(Rolling Sales Forecast)体制的公司里的销售,对于同一周的不同版本的销售预测数量,竟然会大相径庭,比如100,500,70。都明白一个预测的一个道理,即预测的第一确定性,即预测量是不确定的。但我们要强调的是,态度!对于预测,是否有明确的责任人?是否有合理的流程和工具?是否有事毕的分析和评估?老总们可能会这么想,销售们已经很不容易了,我们很难要求他们背井离乡,舍弃在家的妻儿,且披星戴月地跟客户们在或“天上人间”,或“俪城”,或“花开富贵”里,正忙着“十五,二十,十”,或“两只小蜜蜂”,并兴高采烈地欢畅着:“我爱你,爱着你,就像老鼠爱大米……”的时候,突然神色凝重地问客户:“你们家还有多少粮食?”而此时,销售的真正玩伴儿,“老鼠们”还正撅着屁股且大汗淋漓地搬仓呢。造成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根本原因,往往是公司的老总们对预测的不重视,所谓“子不肖,父之过”。

做一两年物流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物流。作为一个物流经理人,要想成功,需要几个因素:努力、不吭不卑、善于沟通和表述,以及运气。努力,就是指不管销售再怎么不对,先把自己分内的活儿做好,否则,身处弱势的物流经理人便会有太多的马脚让别人指责。不坑不卑,是指要学会说“不”,发挥自己技术工种的优势。有个例子,某饼干公司的销售部门为了提高销量和网点的渗透,提出了缩小包装箱以及减少箱内的饼干包数。理由是,那些千千万万的街边的小店(夫妻老婆店,大爷大妈店那种),出于对手头有限的资金的周转的考虑,对进什么货物是有一番思量的。因为他们卖的是饮料、香烟、小食品等。该公司原来的一箱里有40包饼干,小店卖得慢,因而资金周转得忙,因而不愿意进货。于是乎,销售部门提出了一个方案:缩小纸箱且内装24包。结果最终方案被否定了!物流部门和生产部门以及采购部门,联手证明了因此而带来的成本增加,比如,平均分摊到包的纸箱成本增加,生产和储运环节由于箱量增加而带来的人工搬运量(因为我们不会指望着工人和库工左手一只鸡,右手一只鸭那样地搬运和装卸)增加,乃至人工成本的增加,还有由于箱量的增加而带来的封箱的工作量的增加。所有这些成本的分析,均是量化的且可追溯的。整个方案被否定的原因,未必是销售的方案不好,而是最后他们拿不出科学的、量化的分析。比如,有多少%的小店愿意增加进货量?当然,这里面还存在着一个,即前面说的运气问题。对于更多的物流经理人,是否有个公平的、懂业务的老总,是否处在一个更关注成本而不是销量的公司或行业,就真是运气问题了。还有就是沟通和表述,物流管理的确有很多的科学的、量化的方法,但问题是,作为物流经理人能否利用较短的时间、利用清晰的数据分析向老总们阐明存在的问题,甚者“猫”儿们的把戏。

但愿,未来的物流经理人们在斗争中,更想动画片《Tom和Jerry》里的Jerry!


返回本页页首
返回公司首页
联系我们
2003-2022 北京乐思门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. 京ICP备05028632号-1